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东航空难让人痛心。落地发个消息,平时感受不到这句话的份量,MU5735无法抵达,此时才知道这几个字的珍贵。跟普通交通事故不一样,空难对一个社会的打击是巨大的,不仅因为死伤人数众多,灾难惨烈,几无逃生可能,损失巨大,更因为对安全信心的打击!人们把生命托付给自身无法掌控、悬在空中的飞行器,对飞行安全的要求必须是百分百。所以,一场空难对公众飞行信心的打击,可能会持续几年。也正因此,空难发生后,人们特别渴望媒体第一时间的报道,这种关注是对遇难者家属的抚慰,也是对公众关切的回应。

 

让人遗憾的是,一些媒体聚焦于遇难者故事的报道,引发了不小的舆论争议。有网民直指媒体以当事旅客的隐私博取大众的眼泪,这是在吃“人血馒头”。遇难者家属悲痛欲绝,还在机场绝望地等待家人消息,媒体“榨取”死者的故事,有没有考虑家属的情感,有没有考虑读者的不适。也有新闻专业人士称这些报道悖离了新闻伦理要求,没考虑“创伤应激”,这种“死亡敲门”,带来了“侵扰悲痛问题”,让人极度不适,云云。

 

我不认同这些对媒体报道的指控,“人血馒头”之类道德重锤,完全是莫须有的话语虚构,耸人听闻的吃人修辞,泯灭真相的道德绞索!空难悲剧之下,讲述和倾诉是不少遇难者家属的需求,报道是媒体的义务,知情、共情和抚慰也是公众的需要。残酷的是空难,而不是对空难故事的讲述,不要用臆想出的伪问题去打击媒体的努力。

 

之所以说“人血馒头”是一个话语虚构,是基于这个事实,并没有一个受害者家属站出来指控哪个媒体报道冒犯了家属情感,侵犯了遇难者隐私,给家属带来了什么困扰。起码在我的信息视野内,没有看到哪个家属站出来骂媒体“吃人血馒头”。从既有报道看,记者和媒体多很克制,没有看到哪个媒体去强迫家属接受采访,或者在家属拒绝后仍去侵扰,不顾家属感受去渲染悲情。

 

相反,我看到的更多是遇难者家属在寻找记者去倾诉和讲述,比如“冰点周刊”报道的标题里就写着:我愿意讲述,姐姐姐夫都在那架飞机上,还有1岁半的外甥女。(标题里写满倾诉者对媒体的保护和媒体的“求生欲”)——她在开头是这么说的,我是MU5735航班乘客的家属,我希望,媒体能够真实报道我们家的情况,有媒体报道了航班上有6名亲属同行,乘客中年龄最小的十几岁,我也想让姐姐一家三口能被社会看到。她在讲述中的呼唤让人心碎:姐姐,不是说好一直陪伴吗?谁让你离开我,离开这个家庭了?这种面向媒体的公共讲述,既是一种倾诉,与其他有同样经历的家属互相抚慰,抱头痛哭。也是一种心理自救,自我的情感疏导,通过把悲痛说出来而稍微好受一点。

 

社交媒体上有不少这类“找媒体找记者倾诉”的家属发帖,特别理解这种诉求,遭遇这种巨大的不幸,郁结的悲痛,需要倾诉。空难不像其他事故或灾难,这是一场对公众安全信心产生巨大冲击的公共灾难,遇难者是一个群体,一百多个生命,一百多个家庭,不同的生活经历,这一天遭遇同样的不幸,他们也需要在彼此倾诉中去面对灾难。这个过程中,并没有出现什么“死亡敲门”或“侵扰悲痛”,没有哪个记者“强迫”对家属进行采访,不愿受访,记者会转身而去。面对灾难后的倾诉愿意和抚慰需求,不报道才有悖媒体伦理和职责。

 

说到“空难故事让人产生不适”,到底是谁不适?是遇难者家属不适,还是旁观者不适?我没有看到有哪个遇难者家属指责报道给自己带来什么不适,这种“不适”,更多是旁观者臆想出来的。

 

再说说这个“不适”,有些人感到不适,到底是空难本身的残酷让人不适,悲剧的人生让人不适,还是媒体的“故事讲述”让人不适?显然,是客观发生的空难悲剧让人不适。媒体报道并没有造假,他们只是讲述空难背后的悲剧人生,还原之前的平凡和美好,以及美好生活的毁灭。这种毁灭,本身就让人不适,并非媒体臆造出来的。

 

接着说说“如何面对不适”。是的,“美好之毁灭”确实让人不适,那应该如何面对这种不适呢?是消除这种不适,拒绝媒体的还原和讲述,还是去面对?一个成熟的人,一个成熟的社会,应该有勇气去面对“让自己不适的真实”。客观发生的灾难,我们无法背过身去假装看不见,“新闻伦理”是用来保护受害者不受伤害的,媒介权力不被滥用的,而不是用来遮掩事实的。

 

最后说说“怎么看待媒体报道让人产生不适感”。媒体报道是为了让你舒适的吗,让你永远热泪盈眶、永远心潮澎湃、永远心情愉悦?不是,媒体并不承担着让人舒适的义务,媒体对事实和真相负责,并不负责人的心情。尊重事实,尊重良知,尊重正义,有时可能就会给人带来不适,报道死亡、毁灭、灾难、黑幕、暴力、谎言,无法回避那种刺痛人心的不适感。刺痛了,才会去珍惜或改变。

 

一个人若是无法面对这种“不适”,拒绝面对残酷的真相,只能说他在道德和心理上尚不是成年人。想起苏珊·桑塔格在《旁观他人之痛苦》中的一段话,指出有一个地狱,当然并不就是要告诉我们如何把人们救出地狱,如何减弱地狱的火焰。但是,让人们扩大意识,知道我们与别人共享的世界上存在着邪恶造成的无穷苦难,这本身似乎就是一种善。桑塔格批评了那种“总觉得真相让自己不适的人”:在达到一定的年龄之后,谁也没有权利享受这种天真、这种肤浅,享受这种程度的无知或记忆缺失。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林宇

林宇

19篇文章 40秒前更新

日报评论员、作家、媒体人。从业20多年,坚信新闻和常识的力量。此博主要为个人观点,使用笔名。养成读书、思考和写作的习惯,就给你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