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摘要:教育是什么?我记得一个著名心理学家说过,教育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。可我们很多家长,却热衷于寻找各种偶像,盯着各种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努力把孩子塑造成“最好版本的别人”。这可能正是很多孩子那么反感大人谈谷爱凌的原因。让谷爱凌成为她同龄人和热爱冰雪运动的大人们孩子们的偶像,而不是家长们热衷于给孩子树立“成为最好版本的他人”的偶像。让孩子自己去喜欢谷爱凌和自由滑雪,敢于去挑战和突破,而不是家长说“你看人家”!

勿庸置疑,谷爱凌是近来社交媒体的人气顶流,几天过去了,朋友圈仍保持着“刷一两下必能刷到其名”的热度。铺天盖地的文章从各种角度阐释着她成功的原因,“兔妈”教育方式啊,海淀补习啊,10小时睡眠啊,如何成为人生赢家啊。不过我的一个朋友说,当他兴奋地把这些文章转给读中学的儿子看,想让孩子从偶像身上汲取学习动力时,没想到,孩子反应很冷淡,都不愿打开那些文章。甩给他一句话:要不你先努力一样,先学谷爱凌的妈妈考上北大。

 

哈哈,怼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呵!为什么每一次都把“别人家孩子”的成功,当成训自家孩子的机会。孩子怼你一句,你瞧瞧“别人家爸妈”,怎么就不可以呢?

 

这个朋友在孩子那里受到的“挫折”,让我想到我们谈论教育时常忽略的盲区,朋友圈里那些膜拜谷爱凌、揭秘和阐释其成功的文章,没有一篇是孩子自己学习的视角,无一不是家长规训的视角,多带着浓浓的爹味儿妈味儿。虽然诸多文章粉丝疯狂仰视的味道十足,但都不是谷爱凌那个年龄年轻人的角度,无意识中代入的都是他们的爸妈。所以,文字中洋溢着“这种教育多成功”“你看人家孩子”“你要向她学习”的说教感。

 

这让我想到前年“后浪”演讲热血沸腾地刷屏时,人们开始真以为是“后浪”在澎湃和奔涌,后来才发现,这只是“前浪”们的自我感动,中年父母们的自娱自乐。前浪对后浪爹味十足的训话,虚构了一种奔涌议题,没有几个后浪真正买账。谷爱凌热,可能并不是她这个年龄的年轻人们的热烈,而是她们父辈们以“家长”之名的热烈。焦虑的家长们,随时在舆论场上发掘着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当成“鸡”自家孩子的成功学资源。

 

社交媒体上,一个孩子的吐槽很有意思:就不能好好看一场比赛吗?就不能把她当成一个优秀运动员去赞美吗?谷爱凌最后那一跳多么美,多么惊心动魄,为什么非要把她变成一个教育其他孩子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
 

有次跟学生交流,一个北大学生无奈地说,他很不喜欢这种感觉,自己考上北大后,就成了自己这个家族其他孩子的“噩梦”。怎么说呢?每次家族里其他父母教育孩子时,必然会把他抬出来,你看人家如何如何。不知道在铺天盖地的爹味文章中,谷爱凌会不会有这种“成为其他孩子噩梦”的不自在感,我知道的是,起码作为孩子在听到“别人家孩子”这种训话时,是很排斥的。

 

还有一次,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评论作业,一个学生为了训练写作能力,也是因为对几个热点都有表达欲,交了三篇评论让我点评。她交作业时特别附了一句话,让我千万别在课堂上表扬她超额写了三篇,她就是想“多写多被修理一下”。我理解她,她是担心那种表扬会加剧一种给别人带来精神负担的“卷”,就像如果表扬了作业字数或论文长度,会带来字数之卷一样。优秀的孩子之所以容易在同龄人中招致敌意,很多时候并不都是妒忌,也有那种“你看别人家孩子”的内卷示范,所刺激出的反感。聪明如谷爱凌,也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努力和成功,成为其他孩子的“噩梦”。

 

教育是什么?我记得一个著名心理学家说过,教育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。可我们很多家长,却热衷于寻找各种偶像,盯着各种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努力把孩子塑造成“最好版本的别人”。这可能正是很多孩子那么反感大人谈谷爱凌的原因。

 

多在议论谷爱凌的教育和成长,可这种议论并不是站在孩子自身成长视角,而是父母规训视角。并不是循着教育规律去还原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长,而是用功利的成功学逻辑去榨取可以复制的“成功原因”。人们不关心成长,关心的只是成功,成功就是一切,成功之下一切都值得学习。成功成为一面美颜滤镜,美化名人过去每一个经历,用庸俗的苦难辩证法过度阐释名人经历的失败、奋斗和努力,把所做的一切都看成成功的铺垫,以“努力就能成功”的简单而虚假的因果,遮蔽对个体成功起决定因素的偶然、特殊、运气、阴差阳错和贵人相助,也在“幸存者偏差”中忽略了个案后的普遍规律。

 

我们教育的一大问题,就在于这种成功学主导的偶像饥渴症,不是孩子本身导向,而是“他人导向”,成为“最好版本的他人”。于是,不断寻找偶像,不断被成功所困,困在被他人所卷的焦虑系统中,迷失自我。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,这种教育需要去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灵,尊重每个人的个性,发掘其兴趣,陪伴孩子的成长,孩子孩子所爱,给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去鼓掌,在他最需要鼓励的时候给他掌声,在他眼神中闪出兴趣之光时给一把推力。美好的教育场景,不是父母给孩子推送谷爱凌多优秀、是如何成长、多值得学习的文章,而是跟孩子坐一起看比赛,听他讲自由滑雪那一跳多酷多优美,做自己热爱的事是多美好。

 

让谷爱凌成为她同龄人和热爱冰雪运动的大人们孩子们的偶像,而不是家长们热衷于给孩子树立“成为最好版本的他人”的偶像。让孩子自己去喜欢谷爱凌和自由滑雪,敢于去挑战和突破,而不是家长说“你看人家”!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林宇

林宇

19篇文章 40秒前更新

日报评论员、作家、媒体人。从业20多年,坚信新闻和常识的力量。此博主要为个人观点,使用笔名。养成读书、思考和写作的习惯,就给你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