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坚决反对调休!公众需要真正的假期,不要朝三暮四的数字折腾。这是很多社交平台针对“五一假期调休”的民意社调中,表达最多、也是点赞最多的声音。这么多年的调休折腾,人们已经无比厌倦。

特别是经过上一次“不调休”的简约清明假期后,人们更加不喜欢那种“东挪西借”“拆前补后”式的假黄金周了,清明节,就休了一天假,一天就是一天,让工作日多了个停顿和舒缓,很好啊。别假装休三天,然后用周末去补,打乱了常态。所谓五天假期,其实只是一天,牺牲了两个正常的周末来拼凑:集中出游,到处都挤,旅游品质大大降低;周末上班,作息和安排重新调整,又累又乱;心理失衡感,只多休息了一天,却要承受五天拆拆补补的代价。

为什么“五天假期”让人感觉很不幸福呢?塔勒布在《黑天鹅》中提到过一个重要的心理学规律:要过快乐的生活,你应该尽可能平均分配那些小的积极影响,大量一般的好消息,比一个非常好的消息,更令人感到幸福。——把几个让人感觉有“小幸福感”的分散假期,合并成“决策者认为的大幸福感”长假,为了所谓的“旅游黄金”“拉动消费”,可能极大降低了人们群众的幸福感。

法定假日“总量”就那么多,没办法,只能这么东挪西借了?

首先想说的是这个“总量”。科技以人为本,随着科技的发展,生产效率的大大提高,民众的假期也应该水涨船高。不然,如果科技发展不能增加人们的闲暇,不能让人们有更多的假期,那“以人为本”就成了一句空话。科技如此发达,以前很多天才能做完的事,现在几个小时就能做完,生产率提高了,部分剩余时间应该转化为打工人的“闲暇”,就是假期福利问题的增加。

记得某个脱口秀节目有过这样一个讨论,为什么科技越来越发达,人却感觉越来越累?讨论到最后,结论是,正因为科技越来越发达,人才越来越累。笔记本电脑和便捷的无线网络,移动办公,让你随时处于工作状态。发达的通讯和社交平台,建立了无数的工作群组,让你处于随时被召唤、通话和会议状态,生活与工作没有了界限。科技越来越发达,那些“让人随时保持工作状态”的科技似乎尤其发达,老板们好像特别热衷于这样的“科技创新”。

有个学者一针见血地提出了这个问题:一个杂志老编辑觉得现在通讯很发达,以前约稿要出差三天,而有了长途电话,最多半天就可以搞定。然后呢?很多事情都经不起“然后呢”细究细问。有人问,你省出来的两天半,是不是可以不上班了?你节省的时间,并不是你的,半天做三天的事,工资并没有涨六倍。电话固然让你免受舟车之苦,但受益更多的,并不是作为打工人的你,而是你的老板。——这确实是个问题噢,科技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,节约了很多时间,但,时间都去哪儿了?为什么那些剩余时间没有部分地拿出来增加打工人的闲暇。

与科技进步、生产率进步保持同步的,应该是休息权利的进步。据报道,苏格兰公务员就跟相关部门达成了一个协议,公务员在下班后享受“失联权”——他们有权忽略工作邮件和电话。根据新协议,在正常工作时间外,不得有人对苏格兰公务员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工作。此外,公务员本人也要尊重其他同事的“失联权”,避免在工作时间外发邮件、打电话打扰。只有在事先与公务员达成约定、公务员值班,或其他非常状况下,才可以在下班后联系公务员。——科技不能随意侵入私人领域,科技要有边界感,“失联权”是正当的诉求。

我这些分析的意思,并不是反科技,而是说,科技让人的生产率提高了,不能总是生产率提高,假期总量却不增加。不以人为本,让打工人越来越累,科技的意义在哪呢?干了很多活儿,加了很多不该加的班,生产效率比多年前增加了很多部,打工人配得上多休几天假。这个假期,本不该东拼西凑,在自己的碗里挑出来再放进去。

假期总量不增加,就不要动周末的奶酪了。有网民说得好,把调休的自由还给企业和民众自己,不要动不动刺激消费了。理性消费,是不需要刺激的;非理性的消费呢,更不必去刺激!口袋里没钱,不是调几个休息日,就能简单促进消费的。透支收入去消费,不是好的解决办法。人满为患的集中式旅游,也毫无意义。堵车造成的能源损耗,集中旅游造成的客房和商品涨价,都给百姓带来额外负担。绝不能,只要他的黄金,不要我的周,我的周!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林宇

林宇

19篇文章 40秒前更新

日报评论员、作家、媒体人。从业20多年,坚信新闻和常识的力量。此博主要为个人观点,使用笔名。养成读书、思考和写作的习惯,就给你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。

文章